1977年9月4日 华国锋主席会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授丁肇中教授
1977年 华国锋主席会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授丁肇中教授
• 拍摄者: 新华社
• 尺寸: 30.5 × 23 cm
• 类别: 黑白
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1989年确定三代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发现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 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电子,这些正电子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碰撞所产生的。
丁肇中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 1956年9月,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三年后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 196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 1966年,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相符合。
- 1967年,受邀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 1969年任教授。
- 1970年,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 1974年,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 1975年,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同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里克特(Burton Richter,1931—)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伯利基麻省理工学院的丁肇中(SamuelC.C.Ting,1936—),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一种新型的重的基本粒子中所作的先驱性工作。
-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在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
- 1978年1月,中国10位物理学家到汉堡,参加了Mark-J实验的国际合作。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外,还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汉堡)工作。
- 1991年,丁肇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了题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这篇演讲稿被录入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 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STS-91),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
- 2011年5月,丁肇中主持建造的第二台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STS-134),开始了它在国际空间站的使命-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 2013年4月3日下午五点(日内瓦时间),丁肇中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未知之源,可能是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 2017年AMS在太空中已经收集到超过1000亿宇宙射线事件,AMS的结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