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法国《环球游记》珍贵圆明园版画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根据圆明园著名景群绘制的绢本彩色四十景图,由汪由敦楷书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题咏。
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四十景图是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冷枚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可见成画之不易。画成之后,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我国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是我国绘画艺苑里的一束奇葩。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本世纪20年代后期,安徽人程演生先生漫游欧陆时,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藏品中,偶然见到了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彩绘书,不禁“叹为国工胜迹”,且因该图“在我国建筑外交上皆具有很大之痛史,尤非寻常书画名迹可比”,经他多方活动,终于请得馆主许可,由程先生“用摄影术全部传实而归”。后由中华书局用玻璃印刷成《圆明园四十叶》,于1928年公开向全国发行。当时印刷的这套图册,既有图也有诗,保持了原图40对幅的原貌。虽然图幅大为缩小,而且是黑白色的,但中国人却是借助这40幅图,才又重新“结识”圆明园,真是可悲。
法国皇家图书馆在公开拍卖中购得由汪由敦执笔的《圆明园四十景咏图》,法国汉学家Pauthier鲍迪埃据此在1864年的《环球游记》中撰文“圆明园游记”。鲍迪埃于1853年发表的《大清通史》可谓法国汉学史上的一大巨著。
鸿慈永祜入口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位于圆明园西北隅。
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安佑宫有两道宫门。第一道门为琉璃门,上挂“鸿慈永祜”匾额。第二道门才是安佑宫的宫门。它高起于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朱红的门柱,歇山带脊的屋顶,黄色的琉璃瓦。门前有一对龙头、狮尾、鹿角、遍身鳞甲两米多高的石刻怪兽,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它刻工细腻,神采焕发,动态逼真。此兽虽然长得怪异,但在传说中它却象征吉祥富贵。
门内是第二道围墙形成的大院。北边汉白玉雕砌的高台上,巍然矗立着一座九楹的高大的殿堂,这就是安佑宫。安佑宫面阔44.4 米,进深20.1 米,是圆明园内最壮丽的殿堂。宽大的汉白玉石基,朱红色的门柱,非常壮观。重檐歇山带屋脊的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光彩熠熠。殿前的月台上安置有鼎炉五座,铜鹿、铜鹤各一对,殿前两侧再配以碑亭、配殿,加之周围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气氛庄严肃穆。殿中供奉着康熙、雍正的遗像。乾隆、嘉庆、道光死后,也被供奉在这里。
安佑宫是园中皇帝的祖祠。凡皇帝从城内故宫来到圆明园、从御园回到宫中、外出巡游和回园、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清明、当今皇上的生日、先皇的诞辰与忌日等等,皇帝都要到这里叩拜行礼。安佑宫的祭祀无论寒暑风雨,都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届时,皇帝亲率子孙、宗室亲王向先帝神御跪拜,乞求他们的保佑。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鸿慈永祜》(乾隆九年 一七四四年)
苑西北地最爽垲,爰建殿寝,敬奉皇祖,皇考神御,以申罔极之怀。堂庑崇闳,中唐有恤。
朔望展礼,僾忾见闻。周垣乔松偃盖,郁翠干霄,望之起敬起爱。
原庙衣冠古昔沿, 天兴神御至今传。
有承秩秩斯为美, 对越昭昭俨在天。
春露秋霜兴感切, 瞻云就日致孚乾。
式思曩昔含饴泽, 敢缺因时献果虔。
实实陛宫龙接宇, 深深元寝凤翔筵。
羹墙如见依灵囿, 朔望来斋比奉先。
扣器黄金仍两序, 泠箫白玉备宫悬。
万年佑启垂谟烈, 继序兢兢矢勉旃。
夹镜鸣琴
夹镜鸣琴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夹镜鸣琴主体建筑是一座横跨水上的重檐四坡攒尖顶桥亭,亭子上挂乾隆御书“夹镜鸣琴”匾额,这里的夹镜是指桥北面的福海与桥南的内湖用桥相“夹”,而鸣琴则是指桥东面山坡上小瀑布跃落,冲激石罅的自鸣。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夹镜鸣琴》
取李青莲两水来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垂丝风里木兰船,拍拍飞凫破渚烟。
临渊无意渔人羡,空明水与天。
琴心莫说当年。移情远,不在弦,付与成连。
夹镜鸣琴,在福海南岸。东边是南屏晚钟。在福海南一座横跨水上的桥亭,取李白“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之诗意。东为南屏晚钟、西山入画、山容水态,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
圆明园福海南岸“夹镜鸣琴”景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主景是一座横跨水上的重檐四坡攒尖顶桥亭,丰富着福海南岸西段的风景轮廓。所谓“夹镜”,是因为这里北面福海的广大水面,南衔内港,而且二者之间以圆形拱洞的桥亭飞跨,结合水面倒影,正象一面圆形的镜子;所谓“鸣琴”,是指东边山崖上有流泉跌落,冲激于乱石中,发出鸣琴般的声音。无论是拾级登上桥亭,或策舟穿过桥洞,桥上桥下,都可以领略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一边是福海,平阔开展,范围广大;一边是港湾,回转曲折,面积狭小。两者对比使得气氛迥异。
在清宫廷画家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夹镜鸣琴》中,乾隆专门为该景题写图咏《调寄水仙子》,明确提到了创作“夹镜鸣琴”的初衷:“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激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在他的词中写到:
垂丝风里木兰船, 拍拍飞凫破渚烟。 临渊无意渔人羡, 空明水与天。 琴心莫说当年。 移情远, 不在弦, 付与成连。
细细品味,这首词字里行间包含了多个典故,“垂丝”源于李白诗“垂丝百尺挂雕楹”以及雍陶诗“烟柳风丝拂岸斜”;“风里”源于来鹄诗“落花风里数声笛”;“木兰船”语出《述异记》“鲁班刻木兰为舟,在七里舟中。诗家所云木兰舟本此。”以及李商隐诗“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拍拍飞凫”更是出自苏轼诗“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以及倪瓒诗“九霄晨露浥飞凫”;“破渚烟”源于范成大诗“日脚烘晴已破烟”及刘禹锡诗“渚烟蕙兰动”;“临渊无意渔人羡”源于《汉书.董仲舒传》中所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及《列子》中“无意则心同”之说;“空明水与天”源于苏轼《赤壁赋》“击空明兮泝流光”以及米芾《净明斋记》“水天鉴湛而博望弭槎”。
“琴”是中国士文化中的重要表征符号,是表达文人“宠辱皆忘”的闲适心态的典型工具,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多次出现琴的题材。“琴心”语出《黄庭内景经》中的“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以及李咸用《水仙操》中的“琴心不喜亦不惊”,“当年”语出《南史.张绪传》所述“武帝植柳灵和殿前,常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文中的“移情”与重点提到的“成连”出自于《乐府古题要解》中的故事,其中有云:“伯牙学鼓琴 于成连 先生(春秋时人),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志向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君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然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水泊浸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移我情矣!”在灵魂受到感发激荡之后,伯牙“乃援琴歌之”。曲终,成连坐船回来,师徒相见。伯牙经了这一番陶冶,才终于成为天下抚琴妙手。
在这里,典故作为一种富于历史浪漫色彩的思维意识的活动,它游离于历史的时空当中,很自然也很容易成为审美主体寄情的工具,在不断被诠释中典故也获得不断的升华。
几句诗词,组织浓缩了充满感情色彩的片断,借着中国古代文言模棱而灵活的语法词法安排以及词句与审美主体之间不确定的自由的互动关系,展现出优美动人的画面。“夹镜鸣琴”正是紧紧围绕着成连移情的典故进行再创造,使人仿佛置身于伯牙的境地,调动发挥着读者想象的空间。
园林中的自然美往往仅是表象性的审美关系,分析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理想才是理解园林的关键。“夹镜鸣琴”当中有五座匾额,它们分别是:恩光仁照,西山入画,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结合这些题匾内容以及图咏中所运用的典故,可以明显地看出审美主体所追求的一种 古 君子隐逸思想,而“隐逸”思想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重要的文化心理,这样的主题总是相合于士大夫所心仪的境界。一个时代的造园艺术总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的理想和他们的情感。上文中垂柳、和风、水面、舟船(常代表遁世)、鸣琴(实际是水声)、夹镜(实际是水面倒影)、洞天(正是古代隐逸的象征)、飞凫、渚烟、捕鱼、临渊等场景元素交相掩映,并面对契合于成连故事中蓬莱山场景的福海蓬莱三岛,视觉与听觉浑然一体,交织成声情并茂的隐逸情感图卷。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解释美学常以这种对关键的场景符号的暗示与比拟搭建起跨越历史时空的审美的桥梁。
综上所述,圆明园“夹镜鸣琴”景区安排借空间环境语言与点景题名相指引,隐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摹写,内涵了追求高洁人生的人格憧憬,弹拨出深远而悠长的时空绝响,表达出卓尔不凡的园林意境,充分体现出解释美学挥洒在园林审美中的无穷魅力,彰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设计传统。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方壶胜境基本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福海东北岸湾内,四宜书屋之东,涵虚朗鉴之北。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
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
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与里面均采用严格的对称布局,又一个中轴线连着南北两个群组。在方壶胜境以西还有一组充满意境的景区——三潭印月,该景区是圆明园仿建的西湖十景之一。
传说本有五座神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东海仙山相传位于山东蓬莱县沿海一带,据《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山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这种求仙追求长生的思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历代皇家园林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加接近神仙,帝王们在园林里挖池筑岛,模拟海上仙山的形象。汉代出现具有完整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建章宫。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而方壶胜境的建造正是帝王为了寻求东海龙宫而在自己的御园中精心建造的一处规模宏伟的人文景观。
方壶胜境起源原是海神的祭祠,是我国园林中仅有的一座。它是面临福海东北的一个内湖,大小水面之间有一座可开启的吊桥作示意性的分隔,当桥开启,大的龙舟可由福海进入内湖,直达突出湖中的迎薰亭。主体建筑是对称布置、前后三组的殿堂,上覆黄色琉璃瓦,倒影于水面上,犹如仙山的琼楼玉宇极为壮观。特别当游人透过桥洞,远望福海中心的蓬岛瑶台时,更会产生漫游在仙境的观感。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方壶胜境》
海上三神山,舟到辄风引去,徒妄语耳。要知金银为宫阙, 亦何异人寰?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印月,净渌空明,又辟一胜境矣。
飞观图云镜水涵,挐空松柏与天参。
高冈翔羽鸣应六,曲渚寒蟾印有三。
鲁匠营心非美事,齐人搤掔只虚谈。
争如茅土仙人宅,十二金堂比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