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探求科学经纬脉络

1974年6月26日中国邮票《赤脚医生》为纪念毛泽东“6.26”指示发表9周年发行纪念邮票 志号为编82-85

医学, 伟大工程, 史上第一或关键贡献, 重大事件, 重大发明

1974年6月26日中国邮票《赤脚医生》

为纪念毛泽东“6.26”指示发表9周年发行纪念邮票 志号为编82-85

 

《赤脚医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纪念毛泽东“6.26”指示发表9周年而于1974年6月26日发行的编号邮票,志号为编82-85。

《赤脚医生》全套4枚,编82-85分别展示了赤脚医生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夜晚顶风冒雨涉水前去为病人看病、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的画面。这四幅画面生动反映了农村赤脚医生的工作性质、特点和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

“赤脚医生”是中国农村中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这些赤脚医生一般都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他们一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面为社员治病。赤脚医生对改变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74年6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6.26”指示发表9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赤脚医生》特种邮票。

编号票是新中国邮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1970年至1974年期间发行的各种邮票。”文革”中期,我国邮政主管部门一改”文革”初期发行的”文”字邮票没有任何志号的特点,决定对新邮发行恢复编印志号,但不具体细分”纪念”和”特种”邮票类别,只简单地采取统一的连续编号。编号票和前期发行的”文”字邮票一样,也属于”文革”时期较为特殊的邮票,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而这套《赤脚医生》为编号邮票的其中一种。编号票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发行量
设计者
面值
印制厂
印刷版别
4*1000万枚
李大玮
8分
北京邮票厂
影写版
图序
图名
齿孔度数
整张枚数
规格
编82
预防
P11*11.5
50(5*10)
40mm*30mm
编83
出诊
P11.5*11
50(10*5)
30mm*40mm
编84
采草药
P11.5*11
50(10*5)
30mm*40mm
编85
治疗
P11*11.5
50(5*10)
40mm*30mm

 

《赤脚医生》全套4枚。

《预防》(编82)票面是一位女赤脚医生在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的画面,背景为向日葵和农家小屋;

《出诊》(编83)票面为赤脚医生挎着药箱,背着斗笠,手持手电筒,夜晚顶风冒雨涉水前去为病人看病的画面;

《采草药》(编84)票面为两位女赤脚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的画面;

《治疗》(编85)票面为农村田间地头,赤脚医生正在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的画面。

《赤脚医生》邮票带给一代过来人以复杂和矛盾的回味,邮票上农村女医务工作者的服饰——黄军帽、白衣领、黑布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衣着“时尚”,倒不失为现在“文革”题材的影视摄制的“榜样服饰”。邮票中的“赤脚医生”并没有刻意去“赤脚”,图画的民族风格鲜明,人物形象比较生动,用印鉴体现票名也别具一格(此举似乎是受了1973年《熊猫》邮票保留画家印鉴作法的启发),可惜印鉴的落脚处不够理想。整套邮票总体的设计水平是上乘的,与“编号票”的整体艺术层次相吻合。诚如“赤脚医生”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一段不可或缺的时段,这套邮票也是新中国邮票中一套不可或缺的组成。(集邮专家、厦门大学教授郑启五评)

从1974年新华社新邮报道的剪报中不难发现,四枚邮票当时的票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49-1980)》上的票名有着明显差距。当时的报道为“为儿童注射预防针”、“深夜涉水出诊”、“深山采药”、“在田头为贫下中农进行针灸治疗”。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49-1980)》上简单多了,变成了“预防”、“出诊”、“采药”、“治疗”。尽管简洁,但却有流失历史真实之嫌。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49-1980)》上的票名与邮票票图上用红色印鉴体现的票名是一致的,说明了简洁的票名不够清楚和不够“革命”,因而在报道中添枝加叶,进而导致新邮报道的票名和邮票及后来目录上的票名出现了繁简不一的明显差异。

 

为儿童注射预防针

 

深夜涉水出诊

 

深山采药

 

在田头为贫下中农进行针灸治疗

 

“赤脚医生”是中国农村中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这些赤脚医生一般都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他们一面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面为社员治病。赤脚医生对改变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82,8分,“预防”。一位女赤脚医生在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背景为向日葵和农家小屋。

编83,8分,“出诊”。赤脚医生挎着药箱,背着斗笠,手持手电筒,夜晚顶风冒雨涉水前去为病人看病。

编84,8分,“采草药”。两位女赤脚医生,背着药筐,拿着锄头,正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

编85,8分,“治疗”。在农村田间地头,赤脚医生正在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

  • 医学
  • 中国 北京
  • 纪念邮票
  • 纪念邮票
  • 19740626
  • 凿空博物志版权所有, 部分说明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谬误或侵权,请与我方联系

我们提供藏品数字版本服务,如需学术交流,敬请垂询

友情链接:静远嘲风 图研素材站

凿空科普博物网 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04529号-9     

Privacy Policy / Terms of Use